《華容道》
《華容道》為三國演義中重要的橋段,魏軍兵敗赤壁後,曹操要帶領殘兵敗將返回江東。孔明料準曹操必當取道華容,便令趙雲、張飛、關羽等諸將於途中截擊。曹操因昔日對關羽有知遇之恩,關羽念帶舊情義釋曹操,也因而奠定了日後魏蜀吳三足鼎立之勢。
李天祿藝師的外江(京劇)布袋戲代表作中,以三國戲最為知名,如《華容道》、《古城會》、《長坂坡》及《過五關》等。由其是關公一角,李天祿藝師操偶的氣口及身段,充份體現了關公不怒而威的神韻。
亦宛然的年輕團員在2018年首次演繹了《華容道》這齣老團長的經典之作,也請出了館藏的江加走百年戲偶加為這齣好戲加持。而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楊軍及林世連二位老師的協助,讓《華容道》的文武場音樂更加的精緻豐富;另外張作楷、黃昶然、余育杰三位老師則分別擔綱了關公及曹操的唱曲。
《白蛇傳》
《白蛇傳》為民間家喻戶曉的神話故事,白素貞為報許仙前世救命之恩,偕同婢女小青下凡,設計與許仙在西湖相遇。金山寺住持法海擔憂人妖相戀有違世道,便從中作梗破壞。一場神妖大戰後,白素貞被鎮壓在雷峰塔,夫妻二人被迫分離。
李天祿藝師曾經擔任過歌仔戲班的排戲先生,因此在這齣少見以生旦為主角的布袋戲劇目中,便融合了歌仔戲的元素,也特別邀請了歌仔戲演員來擔任唱曲的工作。
《武松打虎》
《武松打虎》改編自施耐庵所著的《水滸傳》。梁山好漢武松要回清河縣探望兄長武大郎,途經景陽岡,在酒店止餓充飢後,不聽店主勸阻便帶著酒意動身啟程。在過崗時,果真遇到店主所說的吊睛白額猛虎,武松一驚酒意全醒,赤手空拳制伏了猛虎。
《武松打虎》情節通俗易懂,武打動作熱鬧緊湊,為亦宛然在做推廣演出時經常上演的劇目之一。
而這部影片所呈現的,是亦宛然在2017年為了新北市傑出演藝團隊的成果演出所推出的特別版本,在鑼鼓點、曲牌及唱曲上,都帶有濃厚的京劇風格。
《仙拚仙》
《仙拚仙》又名《征交阯》、《東南拼西北》,故事背景為大唐年間,皇帝派樊梨花之孫薛癸掛帥征伐交趾國,樊梨花下凡相助卻遭交趾國群妖困陷在五毒金沙陣中。孫臏得知後燒動信香向各路神仙求援,西北派與東南派神妖各顯神通,最後文昌教主出面,才得以平息紛爭、握手言和。
此劇出場人物眾多,並有愛哭婆、愛笑尊者、蚊子王等有趣的神妖角色,並有孫悟空在其中穿梭奔波,「仙拚仙,拚死猴齊天」這句台語俗諺,就是來自這齣戲。
《巧遇姻緣》
亦宛然從1980年代起,國外交流演出的機會開始頻繁,為了讓國外的觀眾能更方便地接觸布袋戲,李天祿、李傳燦二位藝師在法國觀看了馬歇馬叟的默劇表演後,回台即開始思索創作了這齣首見以默劇形式演出的布袋戲—《巧遇姻緣》。
《巧遇姻緣》以英雄救美故事為底,呈現了布袋戲各類角色的精緻動作。全劇沒有任何口白,但卻能夠讓觀眾透過生的折扇、旦的撐傘、末的抽煙、丑的躺椅等細膩動作,及打藤牌、轉盤等熱鬧武打,帶領欣賞者進入傳統布袋戲的奇妙世界裡。
《虹霓關》
《虹霓關》,出自《說唐》,內容講述隋朝末年,隋煬帝荒淫無道、朝綱敗壞,以秦瓊、徐茂公、程咬金為首的四十六條好漢,盤據瓦崗寨歃血結盟,大軍兵臨虹霓關遇總兵辛文禮抵抗一事。戲中的東方氏,原是要為夫君辛文禮報仇,但卻愛上殺夫仇人王伯當,是傳統戲劇中少見帶有現代女性主義色彩的角色。
《虹霓關》為傳統經典劇目,歷來在京劇、昆劇、北管戲、歌仔戲及布袋戲等不同劇目多次上演,亦宛然此次的《虹霓關》演出,則是以北管樂的形式演出。
《劈山救母》
《劈山救母》又名《寶蓮燈》,是中國古代著名神話傳說,二郎神楊戩之妹三聖母楊嬋與書生劉錫私結姻緣,並生下一子劉沉香。楊戩知情後,憤而將楊嬋禁閉在華山的風雷水火洞中。劉沉香長大後誤殺秦太師之子,劉錫恐沉香有性命之危,便告知身世,並要沉香到華山救出其母楊嬋。
《劈山救母》一劇歷來在京劇、崑曲、北管及布袋戲上皆有精采的演繹。<亦宛然>版本的《劈山救母》,在後場音樂部份是以北管為主,歷經了李天祿、李傳燦二位團長,也成為了<亦宛然>的看家籠底好戲之一。
《西遊記》
亦宛然目前較常演出的西遊記劇目有描述孫悟空取得金箍棒的《大鬧水晶宮》、孫悟空被如來佛收服在五指山下的《大鬧天宮》、唐三藏收豬八戒為徒的《豬八戒招親》、紅孩兒用計捉拿唐三藏的《火雲洞》以及《孫悟空智鬥金銀角》等。
《西遊記》以其通俗,且劇中角色多為人所熟知,而成為是最常在戲台上搬演的布袋戲劇目之一。
《梅花山》
三清教惡道華清風因包庇其侄華雲龍作惡,被濟公放火燒其古天山凌霄觀。華清風心有不甘,與師弟孟清元二人要到靈隱寺找濟公尋仇,但反被濟公以法術燒得全身赤裸落荒而逃。
二人隨後又以激將法請出梅花山梅花真人為他們報仇,但濟公得知梅花真人本性善良有意渡化,後將其收為門下。
《扮仙》
台灣早期布袋戲的演出,大多是以酬神為目的,演出場合也多在寺廟前。所以在正戲上演之前,依慣例都會必須先演出「扮仙戲」,以表示對神明的尊敬。
扮三仙是最常演出的扮仙戲碼,通常又分成「福祿壽三仙會」、「跳加冠」及「尪某對」三段。扮仙戲除了表示對神明的尊敬外,也帶有祝福觀眾的意味在,藉由各種神明角色的扮演,祝福觀眾能夠福氣滿堂、加官晉爵、長命百歲、美滿團圓及子孫顯貴等。